close

唐朝 (618-907)

隋煬帝-楊廣的暴政,兵變,民變宮廷政變紛紛,使剛剛統一的中華帝國又

一次面臨大混戰。

隋末農民起義蓬勃發展時,隋朝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攻占長安。


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定都長安。


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鎮壓了各股農民起義軍,統一了全國。

最後,勝利屬於李淵-唐王朝的開國君主。李淵是一位平凡的領導者,但他的次

子李世民卻是中華帝國史上最偉大的領導者之一,在李世民的輔助下。又一次統

一中國。經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使中華帝國進入另一個輝煌的時代,海外的中

國人現在叫「唐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

 

626年,唐高祖把帝位傳給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 貞觀年間,社會

比較安定,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起來,歷史上把

這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死后,由唐高宗繼位。高宗多病,皇后武則天協助處理政事,逐漸掌握大權。

高宗死后,武則天做皇帝,改國號周。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獎勵農

業生產, 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在她統治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武則天死后,過了几年,由他的孫子唐玄宗即位。


唐玄宗前期年號“開元”(公元713─741年)。這段時期玄宗勵精圖治,重視官員的

人選,親自考核新任命的縣令。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

盛時期。開元期間,政治安定,經濟繼續發展,中國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

象,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唐朝時,農業有較大的發展,主要是:


1、唐朝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改進了犁的構造,制造了曲轅犁,并創造了新型灌溉工

具筒車。


2、大面積興修水利。黃河、長江流域等開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舊渠和河堰。


3、開劈大量荒田。勞動人民創造大量財富,唐政府每年向農民征收大量的糧食和布

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時的戶數是唐太宗時的近3倍。

 

唐朝的手工業也有比較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絲織業:定州、益州、揚州都以織造特種花紋的綾錦聞名。品種多樣,有一種花

鳥紋錦,以五彩大團花為中心,周圍繞以飛鳥. 散花,絢麗動人,反映了唐朝高超

織錦技朮。


2、陶瓷業:邢州白瓷象銀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 還創造了著名的“唐三彩”

,在白地陶胎上,刷上無色釉,再用黃、綠、青三色加以裝飾,色彩鮮麗,造型美觀。


3、造紙業:宣州、益州的紙,都十分有名。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巨,國力最強,歷時最長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

六年,其中一半時間在黃金時代之內。」(柏楊.《中國人史綱》)。

       唐朝最明顯的特點是帝國擴張。 通過一系列大的戰役,它的疆域甚至

超過漢朝。唐朝在中亞建立了中國的宗主權,并在朝鮮的平壤,越南的河內等設

有長住官叫(都護府)。

當時世界上,只有中東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國能與之匹敵。其中唐太宗李世民

是中國人公認的好皇帝,他勵精圖治,廣納善言,任用賢能。太宗李世民被北方

部落尊稱為「天可汗」。被中國人真心稱頌,不單是由於他創立的偉大 的唐朝,

更主要的是他的美德,他的言行被紀錄在《貞觀政要》裏,為後世帝王的模範。

唐朝在政治制度上經過不斷的改革形成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完整而嚴密的職官制度。

中央的最高權力機構仍為三省六部制。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吏,戶

,兵,刑,禮,工」六部。最重要的是唐玄宗在周邊地區設置十個節度經略使,

統領重兵,為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唐朝的科舉和教育制度影響中國達1300年之久。 除各地有州學和縣學等學府外,

首都長安有三間最高學府為尚書省禮部的"國子監",門下省的「弘文館」皇太子的

「崇文館」,唐初時國子監的學生已達三千余人,唐太宗也常常去國子監視察,學

生更來自「東方的高句麗王國,新羅王國,百濟王國,渤海王國,日本帝國;西方高

昌王國,後來還有吐蕃王國,南方的南詔王國」成為世界上最可觀的高等學府。

學校教育的發達,促使科舉制度的發達,唐王朝通過考試制度,向平民階層選拔人才

,凡考試及格的知識份子,不分等第一律委派官職,并使之成為一種制度為「科 舉」

,科舉在中國成為儒家學派知識份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考得第一的「狀元」第二的

「榜眼」第三的「探花」成為人生的最高峰,李世民大帝看到考生們魚貫而 入試時,

興奮地說:「天下英雄都被我裝到口袋裏了」。702年武則天又首創武舉,為選舉武官

。在此之前統治者的門是關閉的,通過科舉這道窄門,有才華的人可以進入政府。在

統治者的方面,可以廣納賢能,并限制百姓的思想,有利 社會的穩定。「科舉制度」

為中華帝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敬佩的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這一種

制度,扼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只要中國孤立再東亞,他就會繼續提供穩定性和

連續性。但是隨生氣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轉而起了阻止中國人作出有效的調整和反應

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終被徹底廢除 為止。

唐初,佛教在中國的影響達到頂峰。由於帝國疆土的擴張,陸上海上貿易線的開放,至

使外國的宗教能大批涌入中國,尤其是佛教,但在此佛教卻完全中國化了,各種宗派逐

漸形成。其中著名的「禪宗」,是唐後唯一繼續朝氣蓬勃,富有理智的教派。

文學方面,唐朝有驚人的發展,唐詩的黃金時代就在這時達到巔峰。著名的有李白等。

唐朝長安,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又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那里,有來自各國

的少數民族和亞洲各國人,成為一座國際性的大城市。

唐朝是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發展時期。那時,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民族間的經濟文化

交流進一步親密,唐朝疆域空前廣大。唐朝時,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紇民族,東北有秣褐民

族。唐朝在北部邊境先后建立了都護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詔和吐蕃﹔南詔為彝族和白族的

祖先,曾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號﹔吐蕃為藏族的祖先,與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為一家”

的親密關系。那時,邊疆各族都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唐朝時候,中國經濟和文化處于世界先進地位,對外交通比過去發達,唐和亞洲、歐洲等各

國之間的往來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唐朝和朝鮮半島的新羅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唐和日本

關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對日本影響甚大,從政治制度到生活習俗,日本都受到中國文化的影

響。唐朝和印度半島有頻繁的通使往來,玄奘西游成為中外關系史上的佳話。唐朝和西亞的

波斯、大食也有通好關系,中國陶瓷等源源不斷運往該地,西亞的物品也輸入到中國。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敗,奸臣當道,終于釀成了755 年開始的安史之亂。從此,

唐朝衰落下去。安史之亂使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接著又有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朋黨之

爭,使唐朝政局更為混亂。經濟上均田制的破壞,使土地兼并十分嚴重,農民四處逃亡。兩

稅法的實行,亦未能根本解決嚴重的階級矛盾。 876年,導致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唐末農

民大起義。起義在 884年失敗,但唐王朝亦由此瓦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